《安全消防知识》培训试题1685
《安全消防知识》培训试题
姓名 分数 一、填空题(共50分)。 1、《安全生产法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( )的单位的安全生产。 2、灭火的基本原理:(冷却灭火、隔离灭火 ))抑制灭火 3、燃烧的必要条件( ) 4、火灾的分类:A类火灾:( )B类火灾:( )C类火灾:( )。D类火灾:( )。 5、可燃物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,因( )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。 6、安全生产工作应当(以人为本),坚持安全发展,坚持(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)的方针,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全体责任,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,职工参与、政府监督、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。 7、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,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、有毒气体进行( )。 8、盛装液体的容器应能承受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( ),灌装时必须留有足够的( ),除另有规定外,应保证温度到( )时,内装液体不会完全充满容器。 9、各种气瓶的存放,必须离明火( )以上,避免( ),搬运时不得碰撞。 10、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( )。 11、防爆车间采取通风措施的目的是( )。 12、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、丢失或者误用时必须立即向( )。 13、《安全生产法》规定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、行政责任和(民事责任)三种。 14、室温高于( )℃,相对湿度超过( )的作于场所,称为高温作业场所。 15、发现锅炉严重缺水,应( )措施。 16、依据《安全生产法》的规定,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,设备实施( )制度。 17、进行腐蚀品的作业时,应该戴橡胶手套;乙炔气瓶在使用时,瓶底温度不能超过( )。 18、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,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,尚不够刑事处罚的,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( )处分。 19、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,遇到点火源时,发生一闪及灭的现象称为( )。 20、扑救精密仪器火灾时使用( )灭火器。 二、名词解释(共20分)。 1、燃点: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,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。 2、爆炸: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,使温度、压力增强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。爆炸可分为:物理爆炸、化学爆炸和核爆炸。 3、防火管理:防火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种、亦即根据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,为防止火灾的发生而进行的组织、指挥、协调、控制、监督等一系列活动。 4、火灾: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。 三、简答题(共30分)。 1、机械设备的哪些部位应装设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?
2、安全标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?
4、安全生产责任制至少应包括几个层面,分别是什么? 下一篇水处理药剂采购招标公告
文章分类:
安全教育
|